沈阳拼团购房139群(67)
  • 浅浅:这个楼盘到底好不好?
  • 雪花飘飘:好的呢。
  • 零:这个楼盘周边环境设施怎么样?
  • 英雄:我去看过,很齐全。
  • 牛转乾坤:这个楼盘价格波动大么?
  • 日记本:这个楼盘性价比高。
  • 回忆:我建议你们去楼盘看看。
  • 大头:也可以直接咨询置业管家。
  • 吃了么:什么时候大家一起去看看啊。
  • 蓝天:上周我已经签合同了。
106人申请入群

方寸天地见证沈城变迁 不断更新的城市名片

发布时间: 2013-12-19 11:09:03

来源: 沈阳日报

分类: 本地楼市

3103次浏览


城市地标,是城市名片,往往成为城市的第一视觉、第一记忆和第一印象。如果说城市是一部书,那么,地标就是封面,浓缩了城市的形象、内涵、气质。

在沈阳日报记录的65年历史里,地标是固定的,同时又是可变的,以前的城市地标不代表在以后的发展中永远是地标,那些承载着你我儿时欢愉记忆的建筑、承载着城市印象的标志随着时光永远印刻在脑海的片段中,五里河体育场、冶炼厂大烟囱、夏宫……我们和他们再见,我们又张开双手欢迎他们的到来,体育场变成了奥体中心——新地标“水晶皇冠”,最高的建筑不再是彩电塔,高度年年被刷新,65年中,地标正在讲述沈城的变奏曲。

核心提示

收藏家手中的沈阳风光明信片

方寸天地见证沈城变迁

倘被问及沈阳有何城市地标,相信很多市民都会如数家珍地说出诸如彩电塔、市府广场、奥体中心等现存或在建的大型现代化建筑。但作为一座有着悠久历史的文化名城,沈阳的城市地标又何止于此!

值本报65周年华诞之际,收藏家赵汉新送给记者一套上世纪80年代沈阳风光明信片。这套明信片一共十张,满载了当年沈阳最有名的地标性建筑,电报大楼、辽宁体育馆、工业展览馆、凤凰楼,东陵北陵,这些沈阳曾经的地标性建筑,虽然在城市发展中慢慢不再被关注,但正如赵老所说:“时光的印痕,历史的缩影,这些明信片是这座城市的记忆与见证。”

十大地标曾领风骚

赵汉新告诉记者,1983年沈阳邮政局出版了两套沈阳风光明信片,罗列了沈阳当时最知名的十大地标性建筑,他们分别是故宫、辽宁工业展览馆、电报大楼、东塔、昭陵、福陵、周恩来少年读书旧址、辽宁宾馆(中山广场)、辽宁体育馆、新乐遗址等。

“每次看这些明信片,就感觉回到了候,那时候这些地方是沈阳的中心,每天都要接待很多市民。”赵老笑着对记者说。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辽宁工业展览馆一直是青年大街最繁华的商业中心。不完全统计,辽宁工业展览馆每年举办的各种展览会近50个。啤酒节、沈阳美食节、韩国周开幕式、沈阳市政府举办的文化广场都曾在辽展举行。

随着博览业在沈阳迅速发展,苏家屯国际展览中心以及新世界会展中心,其功能性和现代性都已超越了工业展览馆。

那些无法被超越的地标

除了这套上世纪八十年代“十大坐标”,赵汉新还收集很多沈阳的老明信片。在众多泛黄的“记忆”中,记者看到最多的是沈阳彩电塔。沈阳彩电塔坐落在青年大街与滨河路的交会处,建成于1989年9月。一出世便风华正茂,以305.5米的高度成为当年最高的建筑物,是集旅游观光、餐饮、娱乐于一体的多功能广播电视塔。

在赵老的明信片中,记者看到熟悉的沈阳站。近些年,为了适应哈大高铁的需要,沈阳站进行现代化改造,内部变化巨大,增设过街天桥、候车长廊等现代设施,但外观特色依旧保留了原貌,并和对面的沈阳饭店、医药大厦一起,构成了沈阳的标志性建筑群。

和“沈阳站”类似,于1990年才竣工的“沈阳北站”被称为“东北第一站”。但是,她从来没有因为自己的辉煌而止步不前,她总是跟随城市的脚步来逐渐完善自己。

新地标代表更广阔的未来

2007年2月12日下午3时,随着一声巨响,五里河体育场瞬间化为了一片废墟。

如今,站在沈阳五里河体育场旧址向东南方向看,一眼便能望见新建成的沈阳奥林匹克体育中心。360米,她拥有最长钢结构跨度等7项“全国之最”;作为沈阳最大型的体育比赛场馆,奥体中心身负2008年奥运会的分赛场重任,今年更是燃起了全运会火炬。

随着中国城市化扩张的加剧,最近的十年,沈阳发展速度令人咂舌。除了五里河体育场外,像夏宫、中街华纳影楼、天涯宾馆这些老建筑,现在只能依靠记忆去回味他们当年的样子了。不过,站在时代的潮头,那些高楼大厦垒砌的新城市地标又何尝不会创造历史呢!

跨越世纪的震撼数字

上世纪:道路总长仅1019公里,总面积897万平方米,桥梁85座。

新世纪:沈阳城市道路总长达到2590公里,总面积达到4418万平方米,人均城市道路面积达到9.78平方米,拥有桥梁268座。

上世纪:“世界10大污染城市”第2位。

新世纪:荣获“国家环保模范城市”。

上世纪:人均住宅建筑面积7.31平方米,而且,以平房为主。

新世纪:面积达到27.01平方米,市民的居住条件发生了质的变化。

四条环路铸就大沈阳

伴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沈阳的环城道路建设也越来越快。在上世纪30年代,沈阳市的一环路初显雏形;之后直到上世纪90年代,沈阳才有了二环和三环路;又过了10多年后,沈阳完成了四环快速路的建设。

沈阳一环路的前身是1932年计划的中环路。作为沈阳的首条环城道路,一环路在新中国成立后制定的沈阳城市总体规划中得以保存,并最终于1985年完成全线贯通。

上世纪90年代,沈阳二环快速路和三环高速路相继建成。二环建于1997年,当年11月建成通车,道路全长50公里。在连接了市内五区之外,二环还连接了于洪区和东陵区浑河以北的一部分,沈阳市民亲切地称其为“大二环”。因为城市发展的需要,不久之后大二环也进行了扩建,其宽阔和通畅程度远胜于一环。

三环路建于1995年,与其他环城道路不同,它是一条连接沈阳与周边城区的绕城高速公路,连接了大东区、沈北新区及苏家屯区的部分地区,连接区域更广。

最近五年,随着沈阳老工业基地的振兴,沈阳又对三环路全线进行扩建改造,改造后的三环高速公路宽度将扩1倍,而且建设和管理理念也将得到提升。改扩建后的三环路设计时速为100公里,比现在的三环高速公路设计时速降低了20公里,更加注重交通安全。

在今年全运会,沈阳市迎来了四环建设。四环快速路全长为132公里,途经6个区,环进了城区的1235平方公里的幅员,这是沈阳交通建设史上的一个大手笔,无论长度、宽度还是其他建设标准,都将刷新沈阳市的交通建设纪录。

责任编辑: chenjia

团购报名

最新楼讯
楼盘导购更多>>
购房指南更多>>
小编推荐
订阅楼市楼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