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拼团购房187群(229)
  • 浅浅:这个楼盘到底好不好?
  • 雪花飘飘:好的呢。
  • 零:这个楼盘周边环境设施怎么样?
  • 英雄:我去看过,很齐全。
  • 牛转乾坤:这个楼盘价格波动大么?
  • 日记本:这个楼盘性价比高。
  • 回忆:我建议你们去楼盘看看。
  • 大头:也可以直接咨询置业管家。
  • 吃了么:什么时候大家一起去看看啊。
  • 蓝天:上周我已经签合同了。
82人申请入群

沈阳2023年上半年,主要经济指标持续向好!

发布时间: 2023-08-02 14:47:04

来源: 楼盘网

分类: 本地楼市

924次浏览


今年上半年
沈阳全市上下

深入开展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

和“振兴新突破、我要当先锋”专项行动


加压奋进、顽强拼搏
经济社会呈现向上向好的发展态势

上半年,在“12+1”赛道上
沈阳有哪些工作进展和成果?
大干三季度、奋战全年红
接下来有哪些工作目标和计划?
这些赛道答卷来了!




“2023年沈阳市开展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

和‘振兴新突破、我要当先锋’专项行动

上半年工作情况”

系列新闻发布会

(第一场)

今日召开




市发展改革委

副主任王志强介绍情况



我介绍一下上半年沈阳市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12+1”赛道中,“着力加强项目建设,在提升城市发展能级上实现新突破”方面的相关情况。


今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坚强领导下,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东北、辽宁振兴发展的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大力实施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和“振兴新突破、我要当先锋”专项行动,紧紧围绕项目建设赛道的重点任务,坚持项目为王、招商为要、落地为大,狠抓项目“谋、立、推、建”,往深谋、往前赶、往实做,推动上半年全市重点项目建设提速提质提效,主要经济指标企稳回升、向上向好,展现了攻坚突破的奋进姿态和崭新成效。


一、上半年工作完成情况


总体看,“着力加强项目建设,在提升城市发展能级上实现新突破”专项行动104项任务有序推进,取得了积极成效。


1.主要经济指标持续向好。二季度延续了一季度向上向好的发展趋势,生产供给持续扩大,市场需求加快释放,内生动力不断增强,上半年全市经济指标呈现全面恢复、提质提速、预期向好的运行态势,实现了“双过半”目标,为完成全年任务打下良好基础。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6%;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15.3%;固定资产投资增长4.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8%。从纵向看,呈加速发展态势。与历年比,自2016年以来,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增速连续11个季度高于全省平均水平,连续5个季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与一季度比,绝大多数指标呈现加速增长之势,地区生产总值、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分别高于一季度0.7、7.7、1.4、1.8个百分点。从横向看,副省级城市排名大幅上升。根据初步数据,在15个副省级城市中,我市地区生产总值增速由去年同期第10位跃升至第3位,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速由第10位跃升至第3位。


2.城市核心功能显著增强。“一枢纽、四中心”建设全面加快。一是中欧班列(沈阳)集结中心正式运营,中欧班列开行数量稳居东北首位;二是“12+24”重点工业园区持续推进满园扩园,头部企业配套率明显提升,150万吨乙烯“三机”等一批大国重器挺起“工业脊梁”;三是创新主体不断壮大,全市科技型企业达到19677家,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达到13850家,数量稳居东北第一;四是融资规模持续扩大,本外币存贷款余额达到4.3万亿元;五是旅游热度不断提升,上半年接待国内游客近6000万人次,实现国内旅游收入近600亿元。


3.高质量项目群建设加快推进。一是重点项目开复工已近八成,强化“四比四看”“赛马”等6大项目推进机制,上半年,全市开复工重点项目1913个,已完成全年目标的77%,其中产业项目开复工数量占比超过80%,华晨宝马全新动力电池、亿纬锂能储能与动力电池等一批超百亿元项目加快开工建设。二是央地合作取得突破性进展,3月1日在北京成功举办了沈阳与中央企业深化合作对接会,6月25日在沈举办了“央企入沈 共促振兴”沈阳与中央企业深化合作对接系列活动,上半年围绕重大工程、重大项目和重点产业集群,共推进和签约央地合作项目56个、总投资额4000亿元,其中19个项目实现开工、总投资额1610.5亿元。三是百亿级大项目顺利推进,30个百亿元以上重大项目中,沈阳航空动力产业园等19个项目已开工建设,机场二跑道及枢纽设施功能提升等11个项目正在加快推进前期工作。


4.消费活力全面释放。围绕建设区域性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实施消费业态升级、“约惠春天、乐购沈阳”等系列促消费活动,构建中街千亿级国际商圈,改造提升太原街、西塔、北市场等核心商圈,以沈阳为核心城市的现代化都市圈消费人口达到2400万。


二、下一步工作安排


下半年,我们将按照市委、市政府的部署安排,扎实推进“着力加强项目建设 在提升城市发展能级上实现新突破”专项行动,努力在全市干在前、当先锋、作表率。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一是加快推进“一枢纽、四中心”建设。全力推进国家综合交通枢纽功能提升、国家物流枢纽提质等20项重大工程、90个重大项目。确保年内中欧班列开行数量保持东北第一、全国前列;高端装备制造业产值占装备制造业产值比重达到35%;各级各类科技创新平台达到1500家,科技型企业超过2万家;金融业务规模继续保持东北第一;全市文化产业园区(基地)达到80个以上,中心城市集聚和辐射带动作用显著增强。


二是全力打造高质量项目群。深入实施项目谋划提质、项目建设提速、要素供给保障三大行动,加快建设沈阳高质量项目群。围绕“五大安全”和提升人民群众生活品质“5+1”领域,重点实施高端产业培育等20项重大工程,全年谋划推进重点项目达到3500个。做实“四比四看”“赛马”、领导包保、项目专班、管家服务等推进机制,抓好土地、资金等资源保障,推动全年开复工重点项目2500个以上。


三是进一步促进消费活力释放。聚焦建设区域性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实施消费空间载体优化、消费业态升级等五大消费行动,强化政策资金引导,研究出台新促消费政策;大力开展促消费活动,高质量办好消夏、金秋、银冬等消费季主题活动和夜经济主题活动,稳定汽车、电子产品、家具等大宗消费;培育城市消费新场景,大力发展首店经济,培育壮大网络消费,实现“周周有活动、月月有亮点、四季都出彩”,进一步活跃消费市场。


四是强化主要经济指标调度。分级、分类开展“日跟踪、周调度”。对批发零售、商品房销售等短板弱项指标,提前部署,有效弥补缺口。对工业、农业等关键性重点指标,深入挖潜增量,推动较好增长。



实现沈阳全面振兴新突破意义深远、责任重大,全市上下将勠力同心、奋楫前行,着力加强项目建设,不断提升沈阳城市能级,进一步彰显省会担当,在辽宁全面振兴取得新突破中挑大梁、担大任,当先锋、作表率,当好辽宁振兴、东北振兴的“跳高队”。


市委政研室副主任兼市委改革办

副主任张文晋介绍情况


我介绍一下上半年沈阳市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12+1”赛道中,“着力优化营商环境,在全面深化改革促进培育壮大市场主体上实现新突破”的相关情况。


年初以来,市委改革办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东北、辽宁振兴发展的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按照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决策部署,坚决落实省委、市委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结合主题教育活动,扎实推进4个方面19项80条改革任务。目前,已有10条任务提前完成全年目标,其他任务按时序推进,形成了一批有影响力的亮点成效。


第一,着力优化营商环境。我市成功获评全国营商环境创新城市,“只提交一次材料”“一网统管”改革经验全国推广。一是开展“一网通办”深化行动。2304项申请材料实现只提交一次或免于提交,占比88.2%。全市依申请事项可网办率达100%,82项“跨部门一件事”上线运行。127个事项“都市圈”通办,占全年计划的84.7%。二是开展“一网统管”深化行动。建成数字城市运行管理中心,城市精细化管理服务“一网统管”平台在全国推广,政务数据、感知数据、视频数据进一步实现整合共享,累计开发智能应用场景达到120个。三是开展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行动。将“拿地即开工”适用范围扩大至全市社会投资新建房屋建筑类项目,开工前审批用时压缩至10个工作日,全面实行承诺制并联审批,实现线上运行。


第二,深化国资国企改革。我市与央企签约合作项目已开工19个、总投资1610.5亿元。沈鼓集团入选国务院国资委创建世界一流专精特新示范企业。一是开展新一轮国企改革提升行动。制定国资国企改革深化提升三年行动实施方案,形成新一轮国有资本布局优化调整规划建议,健全完善“3个办法+3类实施细则+10套考核指标体系”国企改革配套制度。二是开展央地合作提升行动。完成驻沈央企党建协助指导职责和机构编制划转接收,建立驻沈央企信息库、重点项目库、合作问题清单,绘制问题协调解决流程图,帮助协调解决注册地迁移、征拆迁滞后等问题诉求30个。三是做强做优做大国有企业。推进“压层级、减户数”,压缩企业管理层级17户,清理退出所属企业29户,盘活闲置楼宇7处,完成盛京能源司法重整,4.43亿元投资全部到位,产投集团投资1.8亿元承接国家半导体重点产业项目。市属企业运行质量进一步提升,上半年资产总额同比增长10.3%,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4.8%。


第三,深化财税金融改革。截至6月末,全市本外币存贷款余额43031.9亿元,比年初增加1356.7亿元,同比平均增长6.9%。沈阳盛京征信有限公司正式获得中国人民银行备案,成为我市  市属国有征信机构。全省绿色金融服务平台启用,已发布绿色金融产品64个。一是做实普惠金融服务。市首贷、续贷服务中心正式揭牌运行,20家银行机构为1201户小微企业和373人新增投放创业担保贷款26亿元,是去年同期的1.5倍,10亿元以上的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实现“零的突破”。二是推出“征信+”线上信用产品。建设银行为4470户小微企业累计授信68亿元,民生银行为73户小微企业提供纯信用贷款2494万元。三是放活基金运作管理。下放5亿元以下基金项目管理权限,全市产业基金规模超150亿元,对20条产业链覆盖率达80%。


第四,推动要素市场化改革。沈北新区获批国家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试点,成功组建东北“三省一区”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战略联盟,首席数据官制度实现全覆盖。一是深化土地要素市场化改革。加快土地二级市场建设,推行土地预告登记转让制度,全市省级及以上开发区推行工业用地标准化出让制度。二是深化技术要素市场化改革。完善重点产业链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机制,复制推广沈阳机床绘制产业链图谱经验,沈阳化工大学新增35项赋权改革成果、累计达73项。三是加快建设区域性产权交易中心。全国农村产权流转交易规范化试点申报工作稳步推进,阳光采购服务平台和固体废物交易平台上线运行,各类国企限额以下招采项目采购额3.72亿元,综合节支率达5.49%。


百舸争流千帆竞,乘风破浪正当时。下一步,市委改革办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论述,坚持把全面深化改革作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沈阳实践的根本动力,以改革为先导,大干三季度、奋战全年红,持续推动各项改革任务落地落实,切实把改革效能转化为发展动能,在沈阳全面振兴实现新突破中贡献更多改革力量。



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副局长王庆章介绍情况

近年来,沈阳市市监督管理局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市场主体发展的重要论述和系列指示批示精神,坚决落实省委、市委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决策部署,围绕“着力优化营商环境,在全面深化改革促进培育壮大市场主体上实现新突破”赛道具体任务,充分发挥市深化商事制度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牵头抓总作用,统筹实施培育壮大市场主体三年行动。以扩总量、提质量、优结构为目标,联合29个部门,制定12方面40条举措,各地区、各部门也同步出台配套措施,为培育壮大市场主体三年行动提供有力支撑。

截至上半年,全市实有市场主体120.98万户,同比增长12.89%,增幅在副省级城市中排名第三。全市上半年净增长市场主体9.03万户,是去年同期的1.94倍,创历史新高。我市实有、新设、净增市场主体数量、实有市场主体同比增幅均列全省第一。

一、建立完善工作机制,构建市场主体培育体系

建立培育壮大市场主体推进落实工作机制,细化“个转企”“小升规”“规升巨”“股上市”、专精特新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外资企业等21项指标任务,形成联席会议、信息报送、问题反馈、督导考核、监测整改等5项制度,为市场主体培育工作奠定坚实基础。

二、统筹改革和服务,优化市场主体发展环境

一是持续优化准入环境。不断提升企业开办“一网通办”服务水平,将企业开办时间压缩至0.5天,营业执照办理时间不超过2小时,上半年全市实际平均办理时间1.6小时。

二是纵深推进“一业一证”改革。在特种设备、药、械、食4大领域20个业态实现“一个行业一张许可证”。其中,特种设备领域在全国率先创建“码上管理”模式;药械领域“行业综合许可”制度改革领跑东北;食品领域全省首创“两统一”审批机制。总体审批时限由697个工作日压缩至75个,压缩89.2%。

三是积极开展市场监管领域行政许可“证照联办”。实现跨省、市、区三个审批层级,并联办理市场主体登记和食品、工业产品等市场监管领域行政许可,打通准入准营和审批层级壁垒。

四是深入推进注销改革。持续加强简易注销改革力度,扩大适用范围,建立容错机制,将公告时间由45天缩减至20天,环节减少至2个。推行注销“一次办”,实现一并注销营业执照和食品、工业产品、特种设备等行政许可。

五是推动市场主体登记实现“掌上办”。上线辽事通市场主体登记掌上办服务,申请人可以通过手机端办理有限责任公司、个体工商户、个人独资企业的设立、变更、注销等登记注册业务,补齐渠道空白。

三、统筹活力和秩序,厚植市场主体发展基础

一是持续扶持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发展。完善扶持个体工商户发展机制,明确27项任务,开展第二届“个体工商户服务月”活动。联合邮储银行,开展“百亿送贷行动”,服务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题,上半年组织召开推介会46次,为4611户小微市场主体投放贷款19.31亿元。

二是强化标准示范引领作用。上半年,全市企事业单位主导或参与制修订国家标准89项,省级地方标准44项,发布市级地方标准9项。《街道和乡镇政务诚信评价指标与规范》成为国内首个街道和乡镇政务诚信评价地方标准,填补领域空白。“工业机器人数字化车间标准应用试点”等2个项目获批国家级智能制造标准应用试点项目,居东北第一。4项企业标准在3个领域被认定为2022年度辽宁省企业标准“领跑者”,我市获评领域和企业标准数量均居全省首位。

三是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严格落实公平竞争审查制度,防止出台排除、限制竞争的政策措施,开展“净源”行动,清理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类政策措施。开展2023年反不正当竞争“守护”专项执法行动,组织首届“企业商业秘密保护能力提升服务月”活动,培育商业秘密保护联系点80个、指导站5个。严厉打击涉企收费、民生领域价格违法案件,维护平稳有序的市场价格秩序。

四是营造规范有温度的监管环境。全面推行“双随机、一公开”,坚决避免随意检查、多头检查、重复检查。建立首违免罚制度,明确85条首次轻微违法行为告知承诺免罚事项,探索“柔性执法”,规范行政处罚裁量权,开展信用修复。

四、统筹“条抓”和“块保”,探索市场主体培育新路径

皇姑区搭建“区-部门-街道-监管所-社区”五级联动体系,形成区级统筹、部门牵头、街道主导、市场监管所常态化推进的工作格局,出台全生命周期支持政策,发布“皇钻16条”“创业有礼 皇姑等你”“餐饮有礼 皇姑助你”“贷款贴息 皇姑为你”以及“四上企业”招商引资等奖励扶持政策。持续简化办事流程,推出“皇钻e达”政策免申即享、办不成事反映窗口、跨区通办示范站、企业开办窗口等,推动区内市场主体量质齐升。

市文旅局组织“春天花正开”五一假日活动和“夏日享清凉”夏季游活动,策划推出14个主题、百余项活动,引进大型演唱会16场,吸引外地游客近40万。发放文旅惠民消费券,为新来沈就读大学生和家人提供部分重点景区的免费游览服务,对设立演出经纪机构和举办商业演唱会、音乐会实行奖励,持续优化审批流程,实现随申随办、全程跟踪服务。

市农业农村局上半年新增国家级、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0户,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38户。打造浑南“十里芳华”等民俗打卡地,推广稻梦空间等产业融合模式,推进法库创建国家电商示范县,探索农业产业链龙头企业与金融机构常态化对接模式,讲好优势资源品牌故事,助推价值链提升。

下一步,沈阳市市场监管局将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攻坚克难、砥砺前行,坚决扛起市场主体培育壮大的政治责任和使命担当,聚焦目标、只争朝夕、敢于斗争、创新突破,为沈阳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在沈阳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实现新突破中贡献更多市场监管力量。


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副局长董玥介绍情况



全市开展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以来,市工信局与发改委、科技局、市场监管局、建设局等结构调整专项推进组成员单位一道,强化“振兴新突破、我要当先锋”的昂扬斗志,以“唯旗是夺、首战必胜”的决心和实际行动,落实落细7方面、62项重点任务,着力抓好稳增长、提质量、优结构等工作,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迈出坚实步伐,现代建筑业恢复向好,数字经济发展平稳,现代化产业体系新突破取得积极成效。

上半年,全市产业结构调整“进”的幅度在加大、“新”的动能在增强、“好”的预期在显现,累计取得国家级突破成果11项、省级突破成果26项,先后被国务院表彰为“促进工业稳增长、推动先进制造业集群发展、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工程、保持制造业比重基本稳定”、“建设信息基础设施、推进产业数字化、加快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促进网络与数据安全能力建设”、“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转型升级真抓实干”成效明显市,获批省政府“促进工业稳增长等方面成效明显的县市区”等4项督查激励,特别是在“推动提高头部企业本地配套能力水平、促进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协同发展、提升产业聚集区服务保障能力” 成效明显市中综合排名第一。

第一,重点产业呈现加速发展势头。

随着稳经济政策效果持续显现,工业、建筑业、数字经济均保持恢复发展。上半年,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5%,高于全国、全省6.7个、5.2个百分点,副省级城市排名跃升至第3位;建筑业总产值增长13.5%;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四上”企业实现营收308.7亿元。工业投资加速扩张,同比增长22.2%,高于全国、全省13.3个、9.1个百分点,位居副省级城市第4位。企业效益边际改善明显,在全国普遍下行态势下,规上企业利润总额连续3个月保持快速增长,1-5月增长19.4%,高于全国、全省38.2个、59.3个百分点。重点产业链进一步巩固提升,在市级“链长”的统筹推进下,出台航空和软件产业专项政策,8条重点产业链完成产值(营收)4125.1亿元、增长14.2%,集成电路、汽车及零部件、航空、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及节能环保产业链增速分别达到36.2%、23%、20%、11%、10%。高效益驱动高增长,拉动高投资,促进高质量发展格局正在逐步形成。

第二,高质量发展步伐明显加快。

我们始终坚持“项目为王”,上半年932个投资500万元以上工业项目全部开复工,投资超百亿的亿纬锂能动力电池项目开工建设,名华模塑等64个项目实现竣工;特变研制基地等100余个亿元以上重大技改项目完成投资60亿元。我们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高技术类投资增速“亮眼”,上半年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增长1.7倍,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投资增长3.4倍,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长25.8%;新产品保持增长态势,上半年新能源汽车产量增长60.7%,A220机身段大部件月交付量提升至10架份。我们扎实推进产业基础再造和重大技术装备攻关工程,一批重要技术产品实现突破、产业链断点得到补强。推进138项重大技术装备攻关,拨付4016万元资金支持23项“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应用,150万吨/年乙烯“三机”完成交付,大型潜没油泵机组性能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高端产品加速占领市场;出台产业基础再造项目固定资产投资补助政策,带动突破产业链断点堵点30个,填补21项国际、国内产品空白。实施创新重大科技专项“325”沈阳模式,围绕“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攻坚,形成81项问题清单、35项技术清单,启动首批5个科技重大专项。

第三,产业转型升级持续深化。

智能制造深入推进,在东北地区率先出台“灯塔工厂”支持政策,推荐21户企业申报省级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89个项目申报省级智能工厂和数字化车间,累计获评省级以上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19个,征集数字化智能化应用场景需求550条,推进智能升级项目157个、数字化应用场景项目104个。数字经济加速发展,推动实施230个数字经济重点项目,沈阳数字经济产业园、辽宁爱德数字出版产业基地等8个数字经济、数字文化园区加快建设,沈飞民用飞机大部件装配5G全连接工厂、牧龙数字农业应用基地等25个数字化应用项目加快推进。东北首个智能网联商用区启动建设,成功举办第三届中国(沈阳)智能网联汽车国际大会,发布“车路云一体化”中国方案沈阳实践。服务化转型成效明显,高质量建设国家服务型制造示范城市,东北  国家工业设计研究院完成工信部现场评估,远大压缩机、和研科技等8户企业(平台)被选树为国家级服务型制造示范推荐对象、占全省57.1%。省轻工设计研究院认定为省级工业设计研究院。制定促进中介服务业健康发展工作举措清单,加快落实规上中介服务业企业新入库奖励政策,为79户中介服务企业兑现奖励资金790万元。建筑业智能绿色化水平持续提升,举办第十九届国际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大会暨新技术与产品博览会、第十届中国国际现代建筑产业博览会,推动浑南区BIM报建审批及审图试点,新开工装配式建筑面积占新建建筑比重达65.1%。出台智能建造试点城市实施方案,支持企业智能化升级、建设智能升级示范。

第四,信息通信业赋能作用持续提升。

我们加强新型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推进5G+工业互联网新场景、新模式,行业整体呈现蓬勃发展态势。上半年,完成电信业务总量45.52亿元,增长17.23%,高于全省1.29个百分点;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完成营业收入46.2亿元,增长12.1%。东北地区唯一、全国第二家新能源汽车国家大数据联盟东北分中心落地中德园,国内首个新型人工智能算力基础设施“百度智算中心”落户皇姑区,沈阳人工智能算力中心成为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公共算力开放创新平台,纳入国家算力战略体系。累计建成5G基站3.4万个,赋能实体经济转型升级。5G应用拓展深化,开展5G应用对接会100场,8个项目和园区入选省“5G全连接工厂”、 “5G+工业互联网”融合应用先导区,数量居全省第一。工业互联网“百城千园行”加快推进,20个平台申报省级工业互联网平台,沈鼓通用设备制造行业二级节点获批建设,标识解析二级节点和省级以上工业互联网平台分别达到14个、25个。

第五,企业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

我们强化政策惠企、环境活企、服务助企、创新强企,着力打造大企业“顶天立地”、小企业“铺天盖地”良好格局。加快“小升规、规上市”,新培育规上企业57户,依生生物在纳斯达克成功上市。大力推动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落深落细落实沈阳市支持民营经济发展30条政策,成功举办中小企业发展大会暨第十六届中国中小企业节。健全“专精特新‘小巨人’—‘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创新型中小企业”的优质企业梯度培育机制,上半年新获批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15户、占全省51.7%,累计达82户、居东北首位,累计培育省“专精特新”和创新型中小企业665户和874户。扎实开展“领导干部进企业 服务振兴新突破”、防范和化解拖欠中小企业账款等专项行动,开展助企服务7700余项次,推送惠企政策4425条、组织产销对接47次,企业满意度大幅提升。强化政策支持,累计为企业拨付各级支持资金10.45亿元。深化产融合作,创新军民融合贷、商票保贴等融资产品,线上线下结合、“一对一”精准服务,开展银企对接130余次、对接企业677户、实现融资112亿元。

第六,产业园区和集群建设扎实推进。

我们持续实施“12+24”培育工程,打造一批“企业集聚、整零协同、创新引领、三生融合”的一流园区,增建华晨宝马汽车配套产业园苏家屯片区,扩容“北方重工—三一重装”重矿机械配套产业园。上半年,园区新增项目81个、累计达443个,完成投资65.4亿元、同比增长118%,累计引入合作基金41亿元、获批贷款51.2亿元。我们加快建设一批有影响力的特色产业集群,新民酸菜制品产业集群列入国家重点地方特色食品产业集群,辽中区入选国家辽育白牛优势产业集群,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建设获省政府督查激励。

第七,质量标准供给能力显著增强。

我们开展重点领域质量提升行动,在食品、保健食品、食品添加剂领域,完成229个参数/项目现场评审,新获批17项社会公用计量标准;在包装产品质量检验领域,新增省级CMA资质36个。我们推进高质量标准体系建设,发布国内首个《街道和乡镇政务诚信评价指标与规范》;新增国家标准89项、省市地方标准53项,制修订省地方标准44项,数量居全省首位;4家企业的6项标准被认定为国家企业标准“领跑者”,3家企业的4项标准被认定为省企业标准“领跑者”。我们加强质量基础设施建设,国家加气机质检中心(辽宁)通过国家验收,成为全国首个拥有三类加气机全类型、全项目检测能力城市   。

下一步,我们将深入落实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部署,扎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沈阳实践,以现代化产业体系新突破为目标,以产业结构调整为主体,把稳增长、促转型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扎实推进重点产业链“上规模”、数字赋能“上质量”、两业融合“上效益”、工业园区“上水平”、质量标准“上台阶”、现代建筑“上层次”,大干三季度,奋战全年红,确保三年行动“首战告捷”。



责任编辑: wangliang

团购报名

最新楼讯
楼盘导购更多>>
购房指南更多>>
小编推荐
订阅楼市楼讯